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苦肉之计 (第2/2页)
下之前,赵奢却没有做出“不打”的保证。 威胁依然存在,胡伤气得把信一摔: “混蛋!我二十万大军等得起吗?逼他出战!” 第二天,胡伤派出一支人马,开到武安西侧,与赵军只隔一个小镇。 骄横的秦军虽然人数不多,却每天擂鼓呐喊。 震得武安城中房上的瓦都嗒嗒直响,大有泰山压顶之势。 面对咄咄逼人、嚣张至极的秦军,有一位副将终于忍不住了,气冲冲地闯进赵奢帅帐: “秦军堵在门口闹腾,实在欺人太甚,末将拼死也要出这口气!” 赵奢勃然大怒,一拍桌子: “那你就死吧!敢违我军令?推出去斩!” 可怜这位副将竟因求战而“出师未捷身先死”! 人头又被高悬于辕门外示众,消息很快传到秦营。 胡伤更奇怪了: “赵奢玩什么鬼花招? 以杀人演‘苦肉计’示弱于外伺机偷袭? 但武安距阏与百里之外,中途还有我的警戒部队,他‘偷’得成吗?” 大军停驻武安,还把求战的部下割了人头示众,消息也很快传到邯郸,立刻议论沸腾: 与其今日避战,何如当初不发兵?于是奏章纷纷摆到赵王案前: 有的要求赵王催促赵奢出战;有的要求将赵奢撤职换人…… 好在因为有言在先,惠文王未表态。 乐乘这回可以撇着嘴乐了: “好个斗智斗勇啊!夸夸其谈而已,没上战场,腿先软啦!” 随之而出的怪话,更是五彩缤纷: “这算什么军事行动?简直是拿战争当儿戏!” “如此有损国誉军威之辈,大王为什么还要宽恕纵容?” “这你就不懂了,八成是为了搪塞舆论。” “反正是雄赳赳气昂昂地把援军派出去了,怎么打就是大将军的事儿了,与大王已不相关。” “这么说,是大王的旨意?” “别多嘴!糊涂总比明白强!” 廉颇也有些不理解,蔺相如派人把他请到自己的府前告诫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战意图,千万不要发表任何评论,谁要问及,只唯唯而已。” 廉颇很听话,以后确实没再有过表态。 但是后来,许多贬损赵奢的言论又都源自于廉颇,因而造成二人之间的矛盾。 赵奢的儿子赵括年纪不大,却要求到战场上去帮助父亲,宁死以雪赵家怯战之耻! 结果被母亲训斥了一顿,才安静下来。 这些情报,陆续传进秦军大帐。 将领们都认为赵是“只求自保、无意援韩”,可以不必把他们放在心上。 但是,主将胡伤却总觉得赵奢的行为不太“正常”,所以不能掉以轻心,以致使部下都偷偷议论: “咱们大帅也跟赵奢似的学会胆小了?” 做为将帅胡伤深知,这个层次里的人一般都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而注重自己的荣誉气节。 即使处于劣势,也要虚张声势,绝不示弱,正所谓“外强中干”。 但赵奢从“出兵”之始的表现就无斗志,根本就不曾“强”。 而且从情报分析中看,赵王似乎也无意真打这一仗。 难道这仅仅是出于畏惧? 既然不愿打仗,又何必出兵? 可以搪塞韩的理由很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