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2章 293:古镇温情,微博秀恩爱(一更 (第2/2页)
爸,我上热搜了!”好兴奋好兴奋! 薛仲庚严肃脸:“……”眼神:端庄,要端庄。 冯展龄捂着嘴笑:“嗯嗯!” 帝都这两天风和日丽,天气晴朗,徐纺镇在下雨,下得停停歇歇,缠缠绵绵。 墓地已经弄好了,周清让挑了日子,把周清檬的骨灰下葬了,就葬在他父母的坟旁。 周徐纺摸着墓碑上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女孩儿笑得明媚,舅舅说,这是她妈妈在老家的门口拍的,那时候才十六岁。 “我妈妈生得很好看。” 江织也说是。 周清让喊她:“徐纺,过来。” 周徐纺过去了。 那边有两座墓碑,与她母亲的墓碑只隔了几米远。 周清让说:“这是外公外婆。” 刚刚下过雨,地上泥泞,她也不怕脏,跪下去磕头,江织也跟着她一起跪,她说:“外公外婆,我是徐纺。”她介绍完自己,又介绍身边的人,“他是江织,你们外孙女婿。” 江织看着她,浅浅笑了,重复了一遍她的话:“我是江织,你们外孙女婿。”他弯下腰,也磕了三个头。 天气太潮了,冥纸烧不找,周徐纺就全部铺在坟上,有石头与土盖着,她弄得身上、手上都是泥。 江织也不拦她,与她一起,弄得脏兮兮的。 周清让在父母的坟前说了一会儿的话,把酒敬个,拄着拐杖起身:“要下雨了,回去吧。” 周徐纺说好,还站在墓碑前,很久都没有挪动脚,刚刚没有哭,要走了,眼睛就潮了。 江织握着她的手:“等到清明,我们再来扫墓。” “好。” 以后,她会常来。 她走了几步,停下,回头看,红着眼,说了一句:“我走了。” 回去的路上,江织开车,车子是租的,不像他平常开车那样乱飙,他这会儿开得特别慢。 周徐纺跟周清让坐在后面。 “舅舅,你跟我讲讲外公外婆的事吧。” 周清让说好,把车窗打开,风吹着:“你外公他啊,没什么特别的,是个很普通的人,老实、本分,不爱说话,也不浪漫。”他笑,“不知道你外婆看上他什么了。” 周徐纺安静地听。 周清让的声音好听,标准的播音嗓,讲故事的时候,像耳边荡了一首古老的曲子,慢慢悠悠的:“他们相遇的时候,你外公还是个穷学生。” 他母亲是骆家的小姐,聘了他父亲当家教,母亲给父亲写了一百零七封情书,父亲才回了她一封,里面也只有一句话:徐纺镇的山上开了很多映山红,要跟我去看吗? 他母亲什么也没说,就去买了两张去徐纺镇的车票。 那个年代,一起赏了花,就定了终身。 他母亲是个刚烈的女子,骆家不同意之后,她便随他父亲远走他乡,来到了徐纺镇。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女孩是姐姐,被教得善良温柔,男孩是弟弟,很阳光开朗,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大起大落,岁月安安静静的。 后来,家中生了变故,父母离世,留下还没有成年一双姐弟,当时他们尚且年幼,无路可走时,去了帝都投亲。 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舅舅。” “嗯?” 周徐纺没有看他,趴在车窗上,伸手接着外面的雨滴:“以后,你有我呀。” 周清让笑:“嗯。” 以后,他们都不是孤身一人了。 徐纺镇是个有山有水,有花有桥的地方,这里雨多,这里的人说话都温声细语,这里的房子都很矮,屋顶是斜坡的,雨季的时候,门前会拉出一条条的雨帘,家家户户都有院子,院子里会种果树,种的最多的便是葡萄与桔子。 当年,周清让与姐姐去帝都的时候,因为没有车费,把房子变卖了,三年前,周清让托了人,又把房子买了回来,因为熟人,没有动过房子,里面都是老样子,红墙绿瓦,门前有一颗松树。 松树下,蹲了个人。 “周清让。” 是陆声,她找来了,身上湿漉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