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 245:除夕狗粮之江织人生巅峰(4更 (第2/3页)
宝怡的约,被他唠叨了好一阵,说他有了老婆忘了兄弟,江织心情好,照单全收,一律不反驳。 下午五点,他把周徐纺送到了温白杨家的小区。 到了温白杨住的那个楼层,江织就没再过去:“我不进去了。”他把手里的礼盒给周徐纺,“这是给乔南楚女朋友的礼物。” 周徐纺点头:“你现在就回江家吗?”她很不舍得他走。 江织摸摸她被风吹红了的小脸:“嗯,老太太已经在催了。” 周徐纺撒开抱着他的手,眼里全是不舍:“路上有积雪,你开车要小心。” “好。”江织嘱咐她,“吃完饭不要自己回家,我那边结束了就过来接你。” 周徐纺说好,又补充了两句:“要是你奶奶不让你出来,你别跟她争,你出不来我就去江家找你。” “行,都听你的。”江织站在过道里,“进去吧。”他想等她进去了再走。 温白杨家的门口就在前面四五米的地方,周徐纺慢慢吞吞地走过去,一步三回头。 江织失笑,有把她拉回身边了:“这么舍不得我啊?” “嗯。”很舍不得。 江织低头吻她。 正好,前面一户人家开了门,一对母子一出来就撞见了。 那小男孩三四岁,正是好奇又懵懂的时候,眨巴着大眼睛盯着看:“妈妈,那两个人在干什么呀?” 孩子的妈妈很年轻,伸手把小孩眼睛遮住了:“宝贝闭上眼,不可以看哦。” 小男孩很怕怕,有哭腔了:“我刚刚看到了,妈妈,我是不是要长针眼了?” 周徐纺:“……” 她羞得把头埋在江织怀里不敢抬起来,他还笑。 又磨蹭了好些时间,江织才走。 周徐纺去敲了温白杨家的门,想到她听不见,便又发了短信,不一会儿,温白杨来开门了。 温白杨的房子里布置得很温馨,里面摆了很多她手工做的小物件,因为是过年,大多是喜庆的红色。 她是周徐纺见过的最心灵手巧的姑娘了。 “新年好。”周徐纺问候。 温白杨用手语回:“新年好。” 周徐纺记下这个手语了,她记性好,温白杨比过一两次的手语她基本都能记得,简单的日常对话也都看得懂,只有复杂的需要温白杨手写。 “我泡了茶,你要喝吗?” 周徐纺说:“要。” 温白杨围着围巾,去餐桌把茶壶端来,还有几盒小点心,都是她自己做的,摆盘很精致。 周徐纺喝了一口热乎乎的茶:“很好喝。” 温白杨用手机打字:“是我自己做的,还有很多,你要不要带一些回去喝?” 周徐纺点头:“谢谢。” 她尝了一块点心,味道也特别好。 她的好朋友不止心灵手巧,厨艺也特别好,谁能娶到这么好的姑娘,肯定是好多辈子修来的福分。 心灵手巧并且厨艺很好的温白杨指了指厨房。 周徐纺从沙发上站起来:“我帮你。” “那你帮我摘菜。” “好。” 晚上七点,江家一大家子都到了,几个旁支也来了人,堂屋里摆了两桌,桌上摆放了各种坚果零嘴。 老太太让人沏了两壶大红袍,与旁支的几个长辈闲聊,小辈们端端正正围坐在一旁,或安静听着,或附和说着。 就江织,最不管规矩,没骨头地坐着,低着个头,老半天不抬起来。 江老夫人喊了他一句:“织哥儿。” “嗯。”他还没抬头,嘴上应了。 这要是别人,老夫人早生气了,也就这小孙子,她舍不得训:“干什么呢?怎么一直在看手机?” 江织回:“有事儿。” 周徐纺说她在温白杨家包了饺子,问他爱吃什么馅儿的。 他也不说什么事儿,老夫人便以为是公事:“大过年的,把工作都放放。” 江织回了周徐纺一句:你包的就成。 他这才把手机放下。 又闲聊了一会儿,江老夫人吩咐下人收拾桌子,摆餐具开饭,在这空档里,她对一众江家人说:“有个事儿要跟你们说。” 江维开坐老太太右边:“母亲您说。” 几个小辈也都仔细听着。 老夫人坐上座,穿着绛红的刺绣旗装,头发盘成髻,别了玉簪,手里抱着个暖手的炉子,老人家精气神很好,目光矍铄:“等开春后,织哥儿身子好些了,我便把他父亲名下的股份都转还给他。” 江家老爷子逝世前,把江家的股份分成了六分,妻子和五个子女各一份,江织父亲早逝,他们三房这份,一直是由江老夫人管着,江织成年后,老夫人提过要让江织接手,只是他跑去当了导演,这事儿便搁置了这么久。 二房的骆常芳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