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4 章 (第2/3页)
:“既然是崔家的世交,那就是我林轩的朋友,只管把这当成自己家,千万不要客气。” 沈凌也说了几句场面上的客气话,跟着崔寻章坐在楠木椅上,椅子的前方还摆放着一张稍小的楠木小几。两人落座以后,就有侍女过来给他们上了三杯清茶,还有两碟细巧的点心。 沈凌因为难得休息一天,早上起来的便有些晚,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饭,便被崔寻章拉来了这里,是以早就饿了。看到那两碟点心分别是枣泥卷和鹅油蒸饼,便拈了一块枣泥卷就着清茶吃完,觉得不那么饿了,这才有心情去听周围的学子们讨论学问。 他们所在的这间花厅非常宽敞,差不多坐了二十来个人也不觉得拥挤,开口最多的是一个穿着淡青色直裰的年轻学子。沈凌注意到他身上穿的淡青色直裰和林轩身上穿的直裰一样,上面都绣着青松两个字,想来这人也是青松书院的学子了。 沈凌便问崔寻章那人是谁,崔寻章低声道:“那是林轩的堂弟林辙,你别看他口若悬河的样子,至今连个秀才都没有中。”语气里带出了一点点嘲讽。 沈凌正想说话,就见林轩领了一个皮肤白皙、相貌俊朗的青年男子进来,立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有那认识青年男子的,马上站起身来,口称那男子为“袁解元”,就连谢荣也上前与那袁解元说了几句话。然后林轩就提议由袁解元给大家讲讲如何做好文章。 事关乡试,在场的众人马上就安静了下来,袁解元推辞了几句便开口讲了一些八股的写作技巧。其实说实在的,他讲的其实还不如朱先生讲得好,不过因为他是上一科新中的解元,刚经历过乡试,所以大家听的都很认真。 后面袁解元还强调了一下破题的重要性,破题做得好,主考官才会有兴趣继续读你的文章。 沈凌听了若有所思,就好像后世高考作文一样,开头写的好,才能吸引判卷子的老师读完你的作文。 接着袁解元就如何做好破题又说了一番话,破题做的最好既透彻又概括,有一种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妙处,这样方算好的破题。 袁解元讲完后,在林轩的主持下,崔寻章和谢荣等人也都讲了一些自己做文章的技巧和学习经文的体悟。轮到沈凌时,他见无法推脱过去,又不知道该讲什么,便将郑铭平日所讲的一些内容照搬了过来,总算蒙混了过去。 切磋完学问以后,也就到了午饭时分。林轩早前已经吩咐下去,这时就在这间花厅摆了三桌酒席。 林家的厨子手艺很好,摆在沈凌面前的糟熘鱼片和葱烧海参味道都很不错,每次喝完杯中的酒,他就挟这两样菜肴下酒。这一上午他就吃了一块枣泥卷,生怕空腹喝酒会对肠胃不好,所以频频下筷,也不怕别人怎么看他,反正身体最重要。 见他吃的香甜,坐在他身畔的林辙主动给他挟了一块放在自己面前的金银鸭块。 “郑兄,尝尝这个,这是我们林府的拿手菜之一。” 沈凌见他用的是公筷,方放心的夹起来咬了一口,味道果然不错。他便随口赞了几句,林辙后面便尽地主之谊又给他挟了两块。 众人喝了半个多时辰,林轩便命人送上汤点。有蟹肉馅的蒸饺,水晶包,软香糕,也有鸡汤面,羊骨大枣粥。 沈凌吃了两个蒸饺,喝了一碗粥,方放下筷子。 几个仆役等他们吃完饭,便撤下酒席,重又给每人上了一杯清茶。大家随便坐了坐,又说了一会儿闲话,便散了。 沈凌回去以后,郑泽也从徐家镇回来了。他按照沈凌的嘱咐,买了一大堆烧饼、蒸酥点心、包子、烧鸡烧鹅之类的吃食,这些东西,沈凌背着郑泽都放进了空间。可能是因为每天学习的东西太多,书院的饭菜又不够丰盛,现在沈凌每天临睡之前都饿的不行。有了这些吃食,他晚上就有夜宵吃了。 当天晚上,沈凌将明天要讲的经书拿出来预习了一遍。按照书院上旬讲经的惯例,接下来这十天,山长和几位书院的大儒会轮流过来给他们讲经。沈凌很重视这样的学习机会,将四书五经都翻阅了一遍,直到将近三更时分才睡下。 为了明天能有更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