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节 (第2/2页)
子观音最有名了。” 裴秀珠挑眉,连湘莲都知道,看来确实有点名气。 又听红豆道,“对了,雁鸣山盛产柿子,听说京城稻禾香的柿饼都是用那里的柿子做的。” 咦,有柿子? 裴秀珠眼睛一亮,这还可以考虑考虑嘛。 到了晚间,上榻以后,她便同萧景曜道,“妾身想去趟雁鸣山,听说那里的柿子可好了。” 萧景曜正倚在床头看书,闻言只道,“叫别人去摘就成了,雁鸣山在京郊,何必大老远跑去。” 裴秀珠顿了顿,只好又道,“听说那里风景也不错,妾身今年,除过宫中,上清园及娘家,就没出去玩过,想顺便去看看嘛。” 萧景曜这才搁下书本,问道,“你自己去?” 裴秀珠嗯了一声,“不然,王爷也有空去吗?” 萧景曜想了想,颔首道,“后日有些空闲,可与你一道。” 裴秀珠欣然点头,“好啊。” 如此到了后日,裴秀珠便早早起了床。 难得能出去玩,还不必应酬这个那个,裴秀珠心情愉悦,特意进小厨房做了几个杂粮煎饼。 白面绿豆面小米面掺在一起调成糊糊,上鏊子薄薄摊圆成饼,打一颗鸡蛋,放两片煎熟的里脊肉,涂秘制酱料,再裹上些提前调好的豆腐皮黄瓜丝土豆丝,整齐卷好,便大功告成了。 时间有限,出发在即,她直接提着上了马车,主动分了萧景曜两个。 知道她一早就在忙活,萧景曜早已充满期待,待看清油纸里包的东西,不禁好奇道,“这是什么?” “杂粮煎饼,” 裴秀珠笑道,“白面豆面小米面做的,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语罢,便先吃了起来。 萧景曜也跟着开吃,第一口下去,便尝到了各种杂粮的香味。 再吃几口,又尝到了豆腐皮黄瓜丝土豆丝,还有蛋跟里脊,口感有些是爽脆,有些是柔软的,带着各自的香味被包在柔软的饼皮里,还被缀以浓香微辣的酱料,实在非常可口。 裴秀珠问他,“好吃吗?” 萧景曜颔首,“好吃,不过,这里也放了土豆?你的土豆还有剩下的吗?” 还替她操起心来了。 裴秀珠笑道,“有啊,妾身上回收完,又在盆里种了一些,年底就又可以收啦,就算不是天天吃,时不时尝尝鲜也可以啊。” 萧景曜唔了一声,放心的继续吃起来。 雁鸣山比上清园还要远,一大早出门,待到时,已经是日头中天了。 二人下了马车,却见漫山遍野一片红叶,与苍茫的山石互相映衬,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而在红叶之间,还能看到一个个火红的柿子坠在枝头,如小灯笼似的,别提多诱人了。 萧景曜环顾群山,问裴秀珠,“今日要摘多少?” 裴秀珠却指了指山腰,道,“听说那里有个红叶寺,咱们先去看看吧,柿子等会儿再说。” 语罢,便拉着他径直上了山路。 萧景曜不明所以,只好跟着她爬山,又走了约两盏茶的时间,终于到了红叶寺。 别说,此地虽偏远,但香火倒还很旺,二人一路行来,总能陆续见到上山下山的香客。 待踏进去,见神像前正有人在磕头,裴秀珠也去磕起头来。 萧景曜却没有这习惯,连殿门都没进,只是立在一旁,打量寺中建筑。 身边的一位老妇人磕完头,瞅见裴秀珠只有一人,再回头看看,萧景曜正在门外立着,没事人似的,不禁道,便,“这位娘子,可是来求子的?” 裴秀珠一怔,忙应道,“是啊。” 那老妇人劝道,“既是夫妇二人一起来的,便要一起求才更好。” 是吗? 裴秀珠闻言想了想,起身拉了萧景曜进来。 “爷陪我一起许愿吧。” 她取了香递给他,“人家说要夫妻二人一起求才好。” 萧景曜初时还有些不想接。 裴秀珠杏眼一瞪。 他只好先接了过来,陪她一起敬香磕了头。 但见她闭目祈求,一副虔诚模样,待到起身出了寺外,他便问道,“你今日是特意来烧香的?” 既然被他瞧出来了,裴秀珠便点头道,“听说这里很灵,既然来了,就求一求嘛。” “求什么?” 他又问。 裴秀珠咳了咳,“求子女。” 萧景曜微顿,她居然……主动来拜神求子女? 这是不是意味着…… 已经开始在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