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节 (第2/2页)
你看,不去回想现代,不去和自己的以前比,只和眼下这伙人对比,是不是就会很知足。 宋福生找到宋茯苓,打开女儿的双肩包从里面拿出消炎药。 拿完紧握在手里,看向女儿道:“四壮,他救了米寿的命,及时送信件,也等于是变相救了咱一家三口的命。他是给咱家打工的,一路任劳任怨,想必也可能会给咱家出一辈子力。天热,他伤口感染,有点烧了,不能眼瞅着,我?唉!” 宋福生没说完就拿着消炎药离开。 宋茯苓看着她爸的背影笑了下。 她知道,老爸刚才给她解释的那一套,其实是在说给他自己听,是在说服自己。 望着宋福生的背影,宋茯苓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他们一家在出发前,老爸说: 我告诉你啊闺女,不准给我瞎好心,甭管老人小孩,死你面前也不准发善心。咱家就这点消炎药,要是在这待一辈子,吃啥? 宋福生站在大伙面前,高举起碗喊话道: “要出发了,前面会更难。 前面有没有水,咱们能不能及时寻到救命水,靠什么? 离开这片倒霉的地方,离开这片有可能传染疫情的地方,靠什么? 全靠我们自己的脚,靠我们走的快不快。 共同干掉碗中酒,咬牙挺住!” 大家伙连男带女、连老带少,齐声应道:“挺住!” 每人碗里只匀碗底的酒水,可大伙却双手端碗,硬是喝出了拜天拜地的气势。 没有牲口了,十四家通通都是手推车,他们只歇了半上午九顶着大太阳出发了。 背着双肩包的宋茯苓,要解下钱佩英肩上的筐,“娘,你别逞强,你现在是来大姨妈量最多的时候,给我背。我前面背包,后面背筐,我真能背的动,还很平衡,给我。” 钱佩英躲开女儿要解筐的手,一把抓住茯苓胳膊,凑近小小声道:“闺女,娘也能行,不就一个大姨妈嘛。你就记住,咱三口人比大伙多喝了水,那么咱三口人至少要比大伙行。” 第一百零八章 六更(为游雪打赏+2) 宋福生用脖子上搭的毛巾擦头脸上的汗。 牛掌柜倒着气,问道:“姑、姑爷,能挺住不?” “走!”宋福生和牛掌柜一起用力,又重新推起手推车。 钱佩英肩上背着筐,一手拄棍,一手扯着米寿:“米寿,累不累。” 米寿两条小腿走的打颤:“不累,米寿还能再走一个时辰。”才说完,啪唧一声就摔倒在钱佩英脚边。 钱佩英蹲地上抱他,鼻尖上的汗珠也随之掉地摔八瓣。 此时宋茯苓倒是一路领先,她身后背着双肩包,脖子上挎水壶、望远镜、手上挽着她奶的私人重要小包,据说这里有银子。 没了骡子车,谁也别指望,宋茯苓不仅能挽住包了,还能用胳膊扶助她奶,并且接过她爸的活,用望远镜时不时看前方。 “前方有活人了,有活人了!”宋茯苓脸上带着兴奋,回眸对大家喊道。 其实大伙并不晓得有活人和他们能有啥关系,但是就这么奇怪,一听宋茯苓嚷嚷有活人,大伙累到不行有些泄气的劲头又提了上来,一个个往下传话:“快,有活人了,加把劲!” 这把劲加的很给力。 也就一个小时,他们这伙人靠腿着走,愣是追上了前方的活人。 要知道这些大活人,指不定是提前几日出发呢,却让他们给撵上了,可见他们的效率多高。 但是当来到了近前,看清了这些人的样子,大伙的第一反应就是:得再加把劲儿,再把这些活人甩下。 因为这二十几个大活人,一个个挺着大肚子,四肢瘦得像麻秆,一看就是吃了观音土涨的。 这二十几个人见到他们,倒似生命中有了光亮,“给口水,我有银、银子。” 另一个看起来面相四五十岁的男人,想说银子算屁,我有银票:“我、我、我?” 一顿倒气,到底也没说出银票俩字,直挺挺就倒在了宋福生附近,咽了气。 宋福生连瞅都没瞅,心话了:我家还有空调彩电洗衣机呢,你说那有用吗? 大伙也和宋福生思维一致,都觉得你们管我们要水,是有毛病吧,我们再走下去就要成了你们现在的样子了。 别看俺们穷,可这时候要是有人卖水喝,俺们也凑吧凑吧能掏银钱买。 这二十几个大肚子活人,他们只瘫在地上躺了一会儿,就被宋福生带领的队伍落下老远。 宋茯苓看了看望远镜:“前面又有活人。” 这回她还没等回头通传,她奶就吐槽道: “哎呀,活人就不要告诉了,活的死的能咋,见到点绿,有草了再喊。” 这孩子,刚才就整的他们浪费感情。 本以为是群能搭上话的活人,问问,打哪来,是不是? 结果造的比他们还惨,吓得都不敢和那些人说话,怕传染。 好吧,宋茯苓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