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9节 (第2/2页)
辈身披着孝布,在灵前相继聚集,跪伏了下来, 哀乐声也随之渐渐变大,只是仍旧混杂着远处传来的婚礼进行声。 “……你兄弟呢?过来吗?”老先生见那男人走了过来,出声问了句, “再给他儿子办婚礼呢……”男人不冷不热地说了句,紧接着又微微沉默, “他一会儿过来。” 老先生闻言,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看着跪在堂屋里的一众老太太后辈,开始了下午的丧礼仪式。 …… 院落边,吃完午餐后的廉歌在院落边重新驻足,那老人也站在廉歌身旁。 院落内,餐桌上的残羹剩饭已经收拾,摆开的餐桌也已经重新收拢起来, 主家人的男人跪伏在堂屋内灵前,其余子孙后辈则跪伏在堂屋门前, 站在堂屋门前的老先生拿着个话筒,诵念经文,急促的语速让经文诵念声显得有些含糊不清, 每当老先生念完一段经文,堂屋里的男人便往灵前烧一堆纸钱。 “……孝子孝孙,叩首……” …… 听着经文声响起,只是来吃丧宴的村里人开始相继离开,院落边聚集着的人渐渐变少。 而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着素色衣服的身影踏入院子里, 走到院边,其脸上便露出复杂的神情,有些驻足不前, 还未离开的村里人,也纷纷朝着其看了过来。 院落旁,廉歌转过视线,看了眼来人。 来人正是村口正办婚礼那家的主家人,办丧礼这家主家人的哥哥,陈茂仁。 在院边停了会儿过后,陈茂仁还是踏进了院子里,走到了堂屋前。 跪伏在堂前的一众老太太后辈,都不禁看了其一眼,神情各异。 诵念着经文的老先生看着陈茂仁,微微停顿了下,也没多说什么,从旁边拿过一条带着白布符的孝布,递给了陈茂仁。 陈茂仁沉默着,接过孝布,包裹着昆戴好后,披着孝,直接跪了下来, “……而说誓言:一者誓救舟船,达到彼岸;二者、誓护客商,咸令安乐;三者祛逐邪崇,永得消除……” 老先生见状,收回了目光,继续对着四方念诵经文。 …… 看了眼,廉歌重新收回了视线,旁侧老人也转回了目光,微微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真是……”说着,老人重新顿住了话语,没再讲下去,转过身,看向廉歌, “小先生,这儿丧礼又开始了……要不去老头家里坐坐?” 闻言,廉歌微微摇了摇头, “谢过老先生你了,就不去了,我再在这儿站站。” 闻言,老人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收回视线,廉歌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堂屋前,静静注视着跪伏着的老太太后辈。 …… 时间流逝着。 终于,那老先生诵念声落定,又一丧礼仪式结束,跪伏在地上的一众子孙后辈也重新站起了身,活动着腿脚,简单休息着。 看了眼,廉歌重新挪开了步子,朝着堂屋前走去。 “……多谢大姐您的款待,不知道能否吊唁下老夫人?” 走至主家人中的妇人身前,廉歌说道。 “先生您客气了。”妇人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朝着灵堂里看了眼,“吊唁的话,先生你跟我来吧……” 说着话,中年妇女带着廉歌朝着灵堂里走了进去。 …… 灵堂里,此刻陈茂仁和陈德义两兄弟都在, 陈茂仁站在遗体身前,看着蒙着白布的遗体,情绪有些复杂,愧疚自责还有些悔意。 陈德义则是站在他哥哥身侧稍远处,看着他哥哥,什么话也没讲。 见他妻子带着廉歌走了进来,微微有些疑惑地转过了视线, “……这位先生想来吊唁下妈她。”中年妇女出声简单解释了句, 闻言,陈德义点了点头,没再询问。 “先生……”中年妇女转过身,看向廉歌, 廉歌点了点头,上前走了两步,看着被白布盖着的遗体,微微顿了顿过后,轻声说道, “老太太,虽然素未谋面,但终究是吃了你一顿饭,谢过了……” 说着话,廉歌看了眼中年妇女递过来的三根香,也没用手去接,而是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