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赠袍之情 (第2/2页)
干草和黑豆,把他的脖子朝下一按: “快吃!” 须贾身为中大夫,官不算太大也不小,终日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今天却在囚徒的呵斥下一口一口地吃草料,划破了嗓子扎烂了嘴。 而大堂上则是交杯换盏、笑语喧天,此时此刻,他才深深理解什么是“生不如死”。 我们不能责怪范雎,他不是那种能善待仇敌的宽宏大量之人。 出于种种原因他不能杀须贾,就想出最无情的手段来折磨、羞辱他以泄愤。 好不容易熬到席散放出,街上已经传遍了他曾经怎样陷害丞相。 愤怒的秦国百姓视他为仇敌,一路上唾骂之声不绝于耳。 身上不知挨了多少泥块和雪球,打得他不能继续朝前走。 正在危难之中,忽然跑来一个中年人。 用大袍子把须贾遮住,拖拉着送回驿馆; 又招呼店家预备澡盆烧热水,帮着随从给他洗澡换衣服,再喂了碗米汤,才使他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帮须贾脱难的这位“救星”名叫辛垣衍。 因为曾做过穰侯的门客而不得志于秦,想到国外去寻求发展。 须贾很感激他,又见他精明强干、谈吐不凡,便邀请他到魏国去。 并表示自己可以向魏王推荐。 辛垣衍本有去心自然同意。 一路上二人谈天说地倒也不感寂寞,能忘掉不少苦恼。 而且各种花费大多是辛垣衍掏腰包。 魏安釐王听到须贾带回的口信,浑身都吓软了,这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灾难吗? 一个门客,打杀了不过是捏死个臭虫,怎么偏又让他活了跑到秦国还当上丞相! 这血海深仇他怎能不报? 这几年好不容易用黄金和笑脸培养起来的“感情”,这下子不全泡汤了吗? 范雎的条件太苛刻,献出相国人头,魏国还有什么脸面对列国? 可要打仗更难办! 献不行,不献更不行! 魏王没了主意。 论说这塌天大事须问相国,可人家要的是他的人头,又怎么跟他商量? 魏爱卿,为国分忧就给他吧? 他能舍得拿出去吗? 不找相国又找谁? 本来无忌还可依靠,但这几年他的思想越来越“过激”,所以弟兄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他的主张肯定不会合自己的心意。 魏安釐王实在没辙,竟向须贾请教。 须贾已被范雎吓破了胆,提起秦国就浑身发抖。 让他拿意见,只能是范雎要什么给什么。 但又不知魏王是什么意思,跟他弄拧了,下场会更惨。 所以魏王把这个“球”踢给他,他也是左右为难。 终究是老外交家了,已修炼出“老奸巨猾”的本领。 眼珠转了转,便把辛垣衍推出来,自己则轻轻地抽出身: “臣客辛垣衍足智多谋,又是秦国人,熟悉秦国情况,是否可以听听他的意见?” 得病乱投医,谁都不妨试一试: “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