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1章 猛将颜良 (第2/2页)
??没了火炮,敌军休想攻陷宣武关。 ??就在此时,火炮停止射击,弓弩手撤下。 ??本就护卫在火炮附近的八个刀盾兵营,迅速在火炮前结阵,组成第一道防御。紧着着,后续长枪兵随即跟上,组成第二道防线。 ??与此同时,两支轻骑兵突然自左右两翼杀出,直接刺入敌军骑兵阵地。 ??方劲见了,眼神一凝。 ??山海城大军的素质之强,完全超乎方劲的想象,短短时间内,竟然如此高效、完美地完成变阵,整个过程犹如行云流水,没有一丝阻滞。 ??方劲也不想想,第二军团为了拿下宣武关,在营地进行了多少次的演练。仅是实战化模拟演习,就不下十次。 ??以章邯之能,几乎将联军的种种反应都考虑到了,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战阵。到了战场,不过是将平时演练的东西再重复一遍而已。 ??如此精心设计,又怎能不胜。 ??名将之所以被称之为名将,秘密就在于此了,更何况还是章邯这样的顶级名将。作战之前的准备,细致到令人发指,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再加上现场的临阵指挥,颜良之流又怎可与之媲美。 ??刀盾兵、长枪兵以及轻骑兵,共同组成一个杀阵,轻松将残余的联军骑兵死死困住,不到一个小时,就消灭殆尽。 ??三面合击之下,五千精骑无功而返,悉数阵亡。 ??城头之上,颜良等将领眼睁睁地看着己方骑兵被活活围困而死,一个个神情愤慨。愤怒中,又生出一丝丝的惊骇。 ??“难道说,这才是山海城大军的真正实力吗?”一些大将脸色煞白。 ??他们就像陷入一个精心编制的陷阱中,不管如何挣扎,最终都证明是徒劳无功的。一股无力感,自心头升起。 ??“该死的!” ??颜良脸色难看,显得有些气急败坏。出身三国的颜良,又没经过现代科技扫盲,对火炮这种武器是一无所知。 ??即便他再如何勇猛,在如此“怪物”面前,也是不得不低头。 ??驻扎在宣武关的五万联军本就以步兵为主,骑兵不过一万之数。折损五千精骑,剩下的骑兵就更不可能有所作为。 ??至于说安排步兵突击,颜良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颜良不蠢,从敌军的排兵布阵就能看出,敌军是有备而来。不管联军使出什么手段,敌军怕是都有应对之策。 ??事实上,联军只要出城作战,在战略上就已经是输了。 ??五万联军能够挡住敌人七万大军的进攻,依仗的就是宣武关。一旦出关,不管如何挣扎,怕是都难以取胜。 ??唯一的区别,就是敌军要付出多大伤亡的问题。 ??也就是说,敌军有了火炮,已是立于不败之地。反观联军,似乎一下没了一丝胜算。 ??想清楚前因后果,颜良就更加憋屈。 ??在三国时期,颜良何尝打过这般窝囊的守城战。三国时期的攻城,哪一次不是用人命堆积起来的。 ??像这种仅凭一种优势兵器,就立于不败之地的情况,根本就不存在。面对眼下的战局,颜良有些无奈,一下没了法子。 ??颜良环顾四周,问道:“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诸位大将听了,面面相觑,再没有之前的激情和战意。他们不是傻瓜,颜良能看明白的,他们大致也能捋顺。 ??眼下的战况,想要破坏敌军火炮是不可能的了。 ??死守下去又不是办法。 ??为今之计只有撤兵了,否则的话,就得陪着宣武关殉葬。 ??问题是,在场的诸位将领,哪一个都清楚宣武关的重要性,一旦丢了宣武关,且不说面对城邦的制裁,就是他们各自的主公都饶不了他们。 ??因此,谁也不愿说出“撤军”这么一个敏感的词汇。 ??在场的都是人精,没人愿意背这个锅。 ??颜良见了,脾气就更加火爆,恨不得每人揣上一脚。偏偏这些将领都不是他的亲信,发作不得。 ??退一万步说,作为守关大将,有一些责任他是逃不掉的。 ??一咬牙,颜良下达了撤军的命令,“既然诸位都无良策,就先退回威武关,待汇报指挥部之后,再做打算吧!” ??颜良口中的威武关,是城邦在桂林郡一侧建立的一座临时关隘,为了的就是防备在宣武关失守之后,多加一道保险。 ??现在看来,威武关确实是建对了,为联军赢得一口喘息之机。 ??诸将听到要撤军,悄悄松了一口气。 ??颜良见了,嘴角闪过一丝冷笑。在敌军猛攻宣武关的情况下,兼且撤军的山路崎岖,极容易被敌军追上。 ??真要撤离的话,就必须安排好殿后部队。 ??“安排谁殿后呢?” ??颜良望着一众将领,眼神阴测测的。